close


去年十月,突然很想去清水,休了假,可是我的駕照有問題,所以就搭了巨業巴士過去。沒想到沿途走了省道,還經過我小時後回憶相當深刻的「秋茂園」,也在通霄海水浴場停留了一下。
我從小就是台北小孩,只有在暑假的時候可以到外婆家過過所謂的「鄉間」生活。外公每天早上去買菜的時候就會帶我一起去,那時候的陽明新村,不但早上的菜市場人山人海,坐著竹編小板凳的擀麵攤就有三、四攤之多,而且每攤都要等位置。

曾幾何時,眷村文化凋零,等我們這一代長大的時候,熟悉的擀麵攤也只剩下隔了一條街的「河南張鴨子」和「士官長」兩間而已。
這兩家,士官長的小孩接棒比較早,當我看到擀麵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「蒜水」被悄悄的移到客人桌上讓大家自理的時候,擀麵味道也變得淡而無味了。

距離上一次吃張鴨子又過了好多好多年,張鴨子先生帶著大大黑色膠框眼鏡,使勁在橄麵檯工作的身影已不復見,一看煮麵檯上,三樣法寶:肉燥、麻醬、蒜水,都齊全,先覺得好多了。


煮麵一向是太太的事,旁邊的這些手擀麵,也已經是兒子做的了。



憑著多年的手感拿麵,大碗小碗毫釐不差



拿到手上要稍微扭動、拉長,這是基本功



每次我都很喜歡看這一段,因為吃到的擀麵有著粗粗細細、厚厚薄薄的趣味就來自此



麵打散之後入鍋,煮擀麵的水一定要寬,因為手粉放得多,水不夠寬,馬上就會像勾芡一樣,而且麵會煮糊掉,中間熟不了,外面又過爛



麵飄起來,旁邊趕快下豆芽跟韭菜...



麵甩好水,依序加入肉燥、麻醬跟蒜水上桌



就是這麼一碗



手工的感覺完全看得見



往下翻一下,豆芽跟韭菜現身



就是要拌在一起這樣吃



會帶些湯汁,這些是精華所在



大家一定都會點一碗以前才五元的蛋湯



擀麵與蛋湯,就是撐住一家店跟一家生計的王牌了



我又看見一樣悄悄移到客人桌上的東西-味精



外婆看到這個辣椒,說「這被雷打的」,我笑死了,聽不懂這四川俗語,忙問什麼意思啊?
外婆說「這麼粗...」



蛋湯的湯,只是白水加些肉燥,蛋一定要舀到擀麵裡一起吃



但黃沾點麵的湯汁,味道美得很



這次吃擀麵,其實心裡感觸很多,麵太好咬了!不知道是加了改良劑還是硼砂。以前一口麵要咬好久,麵粉的香氣和著麻醬跟肉燥的香味,帶著偶爾咬進的豆芽韭菜,粗曠中帶著細膩的口感,才是眷村擀麵的精神。

不過,這需要十足十的擀麵功夫,用著一個人全身上下的力氣帶出來的精神,隨著紅白藍三色的樸實眷村改建成為鄉村中的高樓大廈,也一併遺失殆盡。



我很懷念以前有兩個院子,分為前廳跟後堂的外婆家,就算三、四家人一起回去玩空間也綽綽有餘,而門前可以免費停好幾輛車的馬路就像是私有的停車場,這也是我可以自己玩洗車的唯一所在,如今的大樓,四十坪的室內空間居然擺不下全家吃飯的大圓桌,真是搞不清楚鄉下地大物博,幹嘛要大家擠在鴿子籠裡硬要當都市人...

延伸閱讀:
小鎮中的陌生人-A大吃麵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IVI-食在有夠快 的頭像
    VIVI-食在有夠快

    寶貝的寶貝餐-MOBO好食廚藝教室

    VIVI-食在有夠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